
作者: 洛莉·戈特利布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简介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本书由果麦文化出品,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人们想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但殊不知一开始导致他们情绪问题的,就是生活中太过匆忙的节奏。他们以为现在的忙碌是为了以后能有机会享受生活,但往往,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但无论各人的情况有何不同,孤独这个元素似乎是共通的,每个人都渴望人与人之间强有力的情感交流,却又缺少这种交流。这就是一种渴求。虽然人们不会这样表达,但我越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就越能感受到这种渴求,而且我也能在自身的方方面面感受到这种渴求。人们长期处于受干扰的状态下,似乎丧失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也丧失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如果我们创造出一个空间,并投入时间,不断积累,我们才有机会偶然发现一些值得等待的故事,而正是那些故事定义了我们的人生。
心理治疗的过程有一个有趣的悖论:心理治疗师为了治疗来访者,需要尽量看透来访者的真实状况,这就意味着要看到他们的脆弱、他们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和内心挣扎。
来访者当然想要寻求帮助,但他们也想让别人喜爱和欣赏自己,换句话说,他们会隐藏自己的弱点。这并不意味着心理治疗师不会去发现来访者的长处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发展其所长——我们确实会这么做,但医生在尝试找出哪里出了问题,来访者却在尽力维持表象,表现得比真实情况要振作,避免丢脸。
目录
第一部分
1. 到处是蠢货
2. 世事难两全
3. 每次走一步
4. 聪明的那个,还是好看的那个
5. 练瑜伽不如躺着
6. 寻找温德尔
7. 觉知的起点
8. 罗西
9. 我们的自拍照
10. 此刻就是未来
11. 告别好莱坞
12. 欢迎来到荷兰
13. 孩子应对悲伤的方式
14. 解剖课
15. 不要蛋黄酱
16. 完美之选
17. 没有记忆也没有期望
第二部分
18. 治疗师的聚会
19. 当我们做梦
20. 第一次忏悔
21. 戴着保险套做心理治疗
22. 牢笼
23. 乔氏超市
24. 做一个了结
25. 快递小哥
26. 不期而遇
27. 温德尔的母亲
28. 上瘾
29. 盖比是谁
30. 钟上的时间
第三部分
31. 徘徊的子宫
32. 紧急治疗
33. 因果报应
34. 就由它去吧
35. 二选一
36. 渴求的速度
37. 终极问题
38. 乐高乐园
39. 人类如何作出改变
40. 父亲们
41. 完满还是绝望
42. 我的“聂萨玛”
43. 垂死之人的言语禁忌
44. 来自男友的邮件
45. 温德尔的胡子
第四部分
46. 蜜蜂
47. 肯尼亚
48. 心理免疫系统
49. 是业务咨询还是心理治疗
50. 葬礼狂人
51. 亲爱的麦伦
52. 母亲们
53. 拥抱
54. 别搞砸了
55. 这是我的派对,想哭你就哭出来
56. 幸福就在有时
57. 星期三的温德尔
58. 对话中的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