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聆心驿站 >> 书籍推荐 >> 正文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

发布者:心理健康中心发表时间:2024-01-17来源:心理健康中心

作者:李松蔚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副标题: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失系

出版年: 2018-7

内容简介

身为成年人,你无时无刻不处于,纷繁复杂的关系之中。你或许以为,幸福由成就感决定,但其实:关系的状态决定了你是否幸福。而你是否知道,关于相处,你80%的常识都是错的。 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将复杂而系统的心理学概念,从育儿、家庭系统、亲密关系、认知方向等出发,以“系统式家庭理论”为支撑,以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帮助你抛弃传统的人际观,颠覆你处理问题时的惯性思维,让你学会放弃“控制”、放弃“是非”、放弃“说服”,选取复杂而有用的心理学理论,把生活中的心理案例进行系统化拆解,学习到课题分离、界限等心理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颠覆我们的认知局限,化解陈年的关系困局。

目录

1认知误区: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

我不应该被加此对待

某种意义上,越能展现出不幸的人,就越有力量。

“我是抑郁症,你帮不了

我们用标签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怪圈。

那些道理很好,旧我只是在吐槽

“心理学的理论总给人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不是你的错,你干吗还不走出来呢!”-D24

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未必真的能做到什么,旧这种态度会让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儿。

你不面对它,不等于它不存在-D32

通过黑色的想象,我们改变的是一个人在现实中的心夼。

痛苦是无法掌控的-D37

我们常常不愿意接受这个真相。

我管不住孩子玩游戏,所以游戏公司该替我管-D叫3

不要指望每一样有趣的东西,都能自觉地给自己增加一个“防沉迷系

2失系视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失系

分清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D53

课题分离跟“不顾别人感受,我行我素”完全是两种活法。

‘ 怎么可以有这种人?”-0b2

你有你的期待,而别人有别人的行事逻辑。

如何正确安慰一个倒苦水的人-Db9

我们听着,赞同、安慰,日是绝不把它看成是对我们的召唤。

你的奶心指点有时会适得其反-D7b

创造一个纯粹留给对方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是自由的,只有真实的反馈需要面对,而没有谁规定他必须怎么做”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D8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人自私一点儿,未必对别人

没有贡献-D87

你发现他自私的一面,也许反而更

3亲密困境:你是否缺乏获得幸福的勇

“凭什么每次让步的人都是我?”-D97

对亲密的依赖和您惧让我们彼此靠拢、彼此伤害,又彼此珍惜。

回一次家受到一万点伤害? -101

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的立场当中。别人说的,可能是真的,也

可能是在哄你-110

我对别人的感知,由我做主。

有时候,“ 不靠谱”的父母也很重要-118

我们用怎样的夼度来面对错误,是付之一笑还是事事计较,也许会传递出不同的力量。

放轻松,不过是在孩子面前吵个架而已-124

一旦我们吵架了,破碎的也是我们的自恋感。

为了孩子,好好离婚-132

孩子的成长,永远离不开两个人的共同参与。

4育儿观察:请把孩于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人

孩于的需要,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需要-143

有了孩子,我还是我自己,我一直都是我自己。

一个孩子的“ 网络成瘾”-151

想办法也没有用,反正孩于也不会听。

成人的规则与儿童的江湖-155

小朋友的人际失系根本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无序世界。

有儿文章说得很对,日你最好不要看-1b

学会对“改变”这件事心怀敬畏,尊重生活中那些u错误”

未来社会,孩于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 -1b5

跟你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恰恰是因为你的重视-17b

“悖论干预”是一种极高明的干预手段。

就算看不惯别人家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允许宅先存在着-184

彼此不同,但谁也不比谁更优越。

5家庭系统:家庭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谋

确定的一代和不确定的一代-195

我不需要抱着“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来应对生活本身。

我们真的可以挣脱原生家庭.吗?-2D

“代际传递”,我们可能意识不到我们身上有多少东西来自父母。

我们能帮孩于制造“王动性”吗? -20b

孩于王动做什么,只能听从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

我压根儿就不信“丧偶式育儿”那一套-21b .

如何让家庭重新“发现”父亲的存

孩子有分离焦虑,大人也有分离焦.虑-224

焦虑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