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经全省各单位自主申报和专家统一评审,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1年度高等学校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遴选结果的公示》,认定2021年度高等学校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35个,学校报送的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智慧电力能效管理与服务》成功入选。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贯彻“应用为王、创新赋能、需求牵引、系统推动”的信息化发展理念,逐步推动学校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和现代化治理水平。依托行业办学特色,促进项目实体化发展。学校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共建、由电力行业举办、以电力职业教育为主体的办学特色,成立河南省首家以电力综合效能提升为研究重点的工程中心,且逐步探索为工业企业用户、新能源(风力、光伏发电和汽车充电站)、行政事业单位、教育、商业等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用电监测、电力能效管理和运维服务的可能性。2020年落地实施了智慧电力能效管理与服务平台项目,对电力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用电安全隐患和优化用电方案,指导用户合理用电、科学用电和节约用电,同时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利用电力大数据分析用能情况及全面可行的节能优化方案。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首推校内能效优化管理。依托省内首家以电力效能提升为研究重点的工程中心,开展智慧电力能效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校园内实训楼、充电桩、教学楼、教学楼楼顶光伏系统、办公楼、学校配电房等多主体,通过能效管理与服务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整个校园能耗、配电运维的精细化管控,推动智能电网、储能设施、分布式能源、智能用电终端协同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基于经验深化发展,推动行业智慧转型。通过建设智慧电力能效管理与服务平台,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智慧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政策导向,为工程中心积累在电力能效评估诊断、能效管理、节能优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经验,从而推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此次入选是对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标志着信息化应用将进一步引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的高质量提升和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