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4月29日,学校开展第三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申报创建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评审工作。教育学博士刘超、中国青年创业导师李凤、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李金保及学校职能部门领导参加评审。

评审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已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负责人现场汇报答辩。会上,电创先锋,智慧电力创客工坊,绿色能源,双碳工匠创客工坊,智匠工坊,“i”创空间,电力智慧工坊,智慧电力物联工坊,新视角,数智供应链工坊等10个已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依次围绕实践效果、服务内容、产业对接、宣传报道、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特色活动、工作业绩等八个方面做了总结汇报。
第二环节为2025年拟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负责人现场申报答辩。电匠工坊,电擎未来创客空间,电力智联创客工坊,创翼领航者,移动开发创客空间等5个申报创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依次围绕现有条件、建设方案和预期效果三个方面做了汇报展示。

第三环节为评审专家实地考察,对15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进行实地考察。评审组深入实验室、创新创业工作室、校企合作基地,通过“听、看、问、评”。对各工作室的发展方向给予专业化建议,特别肯定了数智供应链工坊的创新能力,依托工作室近年来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取得国赛银奖3项,省赛一等奖4项的好成绩。对新申报创建的电擎未来创客空间,电力智联创客工坊,创翼领航者等3个博士工作室在高压电气装备、风电机组、新能源等方面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3位博士要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室继续在相关领域做出更大成绩。
第四环节,专家对已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考评和拟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申报创建进行评议并提出指导意见。双碳工匠创客工坊、数智供应链工坊、电力智慧工坊、绿色能源等4个工作室获评优秀等级,其余6个工作室均达标。电匠工坊、电擎未来创客空间、电力智联创客工坊、创翼领航者、移动开发创客空间等5个创新创业工作室批准立项,首年按两万元启动经费给予支持。
2024年,我校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在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2项、国赛铜奖2项。获得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第十九届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的申报与创建,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更成为连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关键枢纽,具有多维度的深远意义。下一步,学校将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力争再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