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开学思政第一课”活动。此次活动结合学校思政课教学实际,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热点话题,为学生奉上了一堂堂富有感染力的思政课。
精心筹备,打造生动课堂
为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教师们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制作课件和讲稿,确保课程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结合热点,激发学生共鸣
在课堂上,教师们巧妙结合时事热点,将理论宣贯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周义明老师以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的圆满结束为例,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变革;王行老师从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上映切入,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黄克非老师通过缅怀“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老先生,并以中国自主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R1为例,强调创新自信对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年轻教师胡腾飞、蒋小瑜、李彦仪等则通过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结合春节申遗成功、入境免签带火“China Travel”等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这些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认同感,使思政课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育人育心,强化价值引领
“开学思政第一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旨在通过案例化、场景化的教学方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增进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这一活动已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环节,是思政课教师强化价值引领、创新话语体系的重要尝试。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开学思政第一课”,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成就倍感自豪,并在新学期树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